三八紅旗先進集體
河南仙鶴特種漿紙有限公司是縣委、縣政府招商引資,浙商全額投資的南陽市唯一一家制漿造紙重點企業,總投資7億元,綜合造紙生產能力10萬噸/年,現有員工1000余人,其中女職工312人,占 30.3%。公司主要產品有特種紙、特種漿和高檔文化用紙、熱敏紙、無碳紙等。連年被評為“河南省造紙行業十強企業”、2016年3月被南陽市政府評為“2015年度南陽市十大納稅高增長工業企業”。
仙鶴紙業充分發揮造紙產業的優勢,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拉長產業鏈條,從原紙加工向下游分切包裝延伸。全縣扶貧攻堅動員會后,為支持全縣扶貧攻堅工作,公司決定把熱敏紙分切包裝車間發展到貧困村周邊,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公司著重從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打造平臺。分切包裝屬于勞動密集型,需要勞動力多,技術門檻低,適合農村婦女就近就業。把分切加工廠辦到農民家門口,一是能讓農村留守婦女家門口打工,方便接送小孩上學、照顧家中老人,有利于家庭穩定。二是年均增加家庭收入2萬元左右,為農民脫貧致富提供了一條增收渠道。三是通過系統培訓,規范管理,可以提升農民素質,培養產業工人,為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二是組織到位。由公司常務副總牽頭、投資發展部、行政人事部、生產部抽調骨干,組成扶貧攻堅小組,定目標任務,定部門職責,定獎罰標準。整個分廠籌備分四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結合縣里確定的精準扶貧貧困村,依據位置、人員分布、交通條件、當地資源等因素綜合評定,篩選適宜場地,確定建廠規模。第二階段,投資發展部按照設計方案進行項目建設;第三階段,設備安裝調試,招募員工進行貼身培訓、投入試生產。第四階段,選派干部進駐現場,投入運營。
三是加快進度。為讓每個貧困村的婦女姐妹能盡快進到廠里,拿到工資,公司一班人懷著對貧困村群眾的深厚感情,跟時間賽跑,6+1接著白加黑,一條龍服務,跨部門作戰,項目建設和原料籌備同時進行,人員招錄和設備安裝同步推進,先后深入內鄉16個鄉鎮48個貧困村,以一月建成投產一個加工點的進度,全年實現全縣26個分廠當年建成投產,當年實現效益,再次刷新了仙鶴建設速度,當年招聘女職工800多名,占分廠職工總數的90%,人均月增加收入2000元。
四是跟蹤問效。每個加工點,安排下派一名管理干部蹲點服務,吃住不離,日夜堅守,搞好現場管理,分廠在開辦之初就成立了女工委員會,讓村婦女主任到廠里上班,擔任廠里的婦委會主任,她們跟女職工打成一片,開展勞動競賽活動、調解家庭糾紛等,為提升員工素質、提高生產產量做了大量有效工作。
在此之前,農村留守女同胞送了小孩之后,閑暇時間多,想增加收入苦于無門,要么三五一堆,擺上桌子,四人一坐,用“砌長城”來消磨時間;要么就變成了“三等夫人”——等老公下班、等孩子放學、等電視劇開始。想出門掙錢,家中老小無人照顧,想在家門口掙錢,缺少機會。當仙鶴紙業的扶貧加工廠在內鄉多個鄉鎮、貧困村莊遍地開花的時候,村里麻將桌前湊不齊了,仙鶴扶貧加工廠成了廣大留守婦女的聚集地,大家談論的是你今天掙了多少錢,明天產量能拿下多少卷等這類話題,比的是勞動、看的是收入。仙鶴扶貧加工廠實現了廣大留守婦女不用外出打工就可以在家門口賺錢,利用閑暇時間就可以賺錢,在接送小孩之余就可以賺錢。過去農村婦女閑暇無事,家長里短、閑來生事、矛盾多,村委、鄉鎮為解決這些矛盾也是忙前忙后,現在不出門就能掙錢,大家擼起袖子爭著賺錢,閑雜事情少了,矛盾少了,家門口辦廠,不僅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收益,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得到了村支兩委、鄉鎮黨委的大力支持。其它鄉鎮也熱情高漲、爭相來仙鶴邀請去當地辦廠。
截止目前,仙鶴紙業在全縣貧困村累計投入資金1億余元,安排留守貧困婦女就業近3000人,年增加收入3萬元左右,自2015年6月以來,累計發放農村留守婦女工資1000余萬元,過去是圍著鍋臺轉的“三等夫人”,如今也巾幗不讓須眉,勤勞致富展風采。難怪鄉親們都編了順口溜:“門口務工真好,兼顧莊家老小,轉移就業一人,實現全家脫貧”。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仙鶴紙業將勇擔社會責任,繼往開來,不斷探索新模式,采取新措施,項目向貧困村輻射,力爭全覆蓋就業,優先使用貧困人員,優先使用留守婦女,并給予更優惠的工資待遇,使他們安心工作,盡早脫貧。作為產業扶貧的新型組織者、帶動者,仙鶴紙業將為我縣扶貧開發事業做出新的貢獻!開辟新的天地!